2009年10月28日

加人工 冇你份?

(資本壹週專欄)近日特首出席某電台節目時,多位聽眾均向他表示,現時樓價經已超乎市民的負擔能力,其中一名本身為醫生、男朋友是律師的女聽眾指「連專業人士都供唔起樓」,特首只是回應「一路上車慢慢供大佢」。這段「Sound Track」成了近日城中的話題,報章也出現大量的報導。
對於特首的答案,令筆者想起「何不食肉靡」的故事。
年輕的窮忙族
某些年長一輩的朋友,偶會投訴新一代年輕人工作散漫,中英文水準又強差人意。這種投訴可能是對的,但卻不可以「一竹篙打一船人」,因為有些年輕人是非常勤力,但客觀環境卻不讓他們爬出頭來,結果成為社會上的「窮忙族」(Working Poor),即就算日以繼夜地不停工作,但生活水準依然在平均線下的族群。
這種被稱為「侵蝕日本的疾病」的窮忙族,目前全日本總數超過一千萬。他們很多都是擁有大學學位的年輕人,全年靠200萬日元以下微薄的收入糊口,每天工作非常勤奮,但由於經濟停滯不前,年長的同事又不願離開高薪職位,使很多年輕人的崗位,多年都沒有加薪及升職的機會,進入了窮忙族的困局。他們無論怎樣努力,薪金也只是勉強足夠糊口,更不要說買房子了。
筆者在二十年前大學畢業的時侯,大部份同學都很容易找到接近10,000元的工作,當時太古城每呎也只是2,000元左右,要在畢業後數年買到房子,是一件完全可能的事情。加上在九十年代中期,中高級管理層都愛移民外國,所以很多留下來的人,每年升職及加薪幅度高達20%以上。
但過了1997年以後,個人平均收入在十多年都沒有上升,截至2009年6月的統計資料,全港平均每月薪金只是11,063元,除了金融及保險活動的薪金較高外(平均每月17,022元),很多人每月收入都在10,000元以下,包括工作數年的大學畢業生。以香港的生活水準,年輕人每月不把10,000元花光已不錯了,加上薪金停滯不前,試問怎會有置業的膽量?
其實有很多人收入暴升
可能你會問:市場上不是有很多人買樓嗎?有些還是以天價成交呢!其實筆者說過去十多年的收入沒有上升,只是屬於普羅大眾;對於最高收入的一群,他們的收入簡直是「暴升」!
根據稅局統計數據及筆者的計算,對於全港收入最高的10,000位「打工皇帝」,1999-2000課稅年度的平均收入是377萬,2002-03年是376萬,但2007-08年則升至717萬,差不多升了一倍!在2000到2008年期間,年收入在100萬以上的由47,555人增至66,252人,年收入在500萬以上的由1,426人增至4,375人,真厲害。可是全港名義平均薪金指數,1999年第一季是100,今天是97.4;所以香港人收入並非沒有增加,只是沒有普通打工仔的份兒吧!

2009年10月8日

好書介紹~ 即戰力


作者大前研一所指的"即戰力"包括三種因素:
1. 語言能力 (language skill)
- 學習階段/次序是: 聽 --> 講 --> 理解



2. 理財能力 (financial management skill)
- 留意世界時事/動向及經濟, 了解及學習投資市場的基本常識及特質, 研究投資工具 (股票, 外匯等)



3. 解決問題能力 (problem solving skill)
- 找出問題中心/本質 --> 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 --> 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性/可行方法 --> 驗證假設 ; 如這個假設不能解決問題的話, 修正想法, 再成立新的假設並試驗


除了上述三種因素, 再加上:

- 終生學習的心態及適當的學習方法 (learning skill) - 多思考及分析, 不要過於依賴找出以往的解決方法/標準答案

- 會議技術 (meeting/discussion skill) - 主動參與發言 (對自己不能認同的事物提出反對言論是員工的義務); 論點要有事實根據, 合乎邏輯性
最終達到可以"設計自己的人生"的目標.

關於改善生活,佢提出:

如果經濟負擔不來,唔好勉強以廿年債務去買一些遠離工作地點或市區超小型單位。租住一些鄰近工作地點既單位,減少交通時間,住得舒服一些,金錢既使用可以輕鬆一點,多一些時間去提升自己,轉工作地點既時候考慮亦更少。到差唔多退休,才在效區或生活物價較低的地方置業養老。


如果唔係經常需要開車,唔好買車,多搭公共交通公具,以搭車既時間去睇書和學習外語。週未想和家人去效外散步,可以租車。省卻大量養車既費用及時間,我諗唔係個個人都想星期六一早去洗車洗到無哂力去玩吧。

唔好盲目相信貴價一定好,可以多考慮一下出自其他國家,有相同功能但價錢較低既產品及服務。以醫療為例,書入面提到好多歐美既人去印度做手術,因為個度技術和美國差不多,醫生英語亦好。我知道現時好多香港人都去泰國做身體檢查,都係貪個度以平好多既價錢得到好好多既服務。

關於工作,佢亦提到要提升自己"身價"及"頭銜"。身價即是自己可以勝任既野,頭銜就係曾經做過既野。係大公司做過唔算係頭銜,曾經幫公司解決過甚麼問題就係頭銜,佢不繼強調這是一個著重個人能力既社會。

本研究部都幾認同佢講既觀點,希望各位讀者睇完都有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