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男人四十與佛系青年

醫學科技讓人類整體上愈來愈長命,但生活壓力也令不少人「提早衰老」。內地中興通訊(00763)一名40歲程式員(programmer)因為被勸退而跳樓身亡,令社會再次關注「中年危機」和「中層危機」。與此同時,曾被視為青春代表的九十後世代,亦已紛紛慨嘆步入中年,開始面對脫髮、腎虛、胃病甚至暴斃等問題。至於比他們更年輕的九五後和00後,眼見上兩代人活得這麼苦,似乎有所領悟,未經滄海已經看淡人生,興起「佛系青年」風氣,阿彌陀佛。
中興員工被勸退跳樓亡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跳樓的programmer歐某終年40歲,其人生原本堪稱「勝利組」,2003年從北京航天大學畢業後加盟華為,恰逢電訊設備產業起飛,2011年被挖角轉投競爭對手中興,自然升職兼加薪,獲委派出任其中一個研發組的主管,可說是中層骨幹精英。
然而,程式員行業就像「電競」(e-gaming),青春是一項重大本錢,20歲出頭的青年反應快,有衝勁,又捱得,易於吸收最新技術,而且人工不太貴,成為科網企業最「好使好用」的核心資產。相反踏進35歲後,即使有心與時並進,反應速度和學習能力也難復當年勇,逐漸流於食老本,部分人甚至「老油條」化,再加上職級和人工已升到一定水平,其「性價比」相較於後浪漸陷劣勢。
所以華為和中興這兩大電訊設備巨頭,都致力維持團隊年輕化。例如華為早前實施新政策,規定34歲以上前線工程師若未能進階中層,就要吃「肥雞餐」(較優渥的離職安排),退下來交棒予新世代。至於中興,雖無明文規定,但亦傾向讓40歲以下員工擔任中級管理層,皆因他們離開前線崗位不久,未脫節或「離地」。換言之,中層骨幹年近40歲如果仍未能奮力躋身高層,便隨時面臨被勸退;兼且高層崗位非常有限,所以人到中年被淘汰的機會率頗高。
九十後難敵壓力早熟早殘
這種生態其實不只存在於程式員行業和電訊設備產業,隨着ERP、通訊程式、遙距管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資訊科技成熟,企業扁平化、精實化是全球大勢所趨,不再像從前般需要大量manager職級去進行管理,所以「中層危機」和「中年危機」前所未有地慘烈。打工仔以往若升到中層,坐進經理房,差不多等於「上岸」,可望安穩到退休;今時今日再冇這支歌仔唱,「經理」和「經理房」都像史前名詞,中層職級「不進必退」,假如做幾年都無法進一步攀上高層位置,更精悍和抵用的新秀均伺機等着坐你張凳。華為與中興這些名牌巨企出身的精英,起碼享受了十幾年高薪及花紅,還有優渥肥雞餐;反觀其他企業的普通職員,中年階段一旦被「勸退」,將十分苦惱。
所謂「他朝君體也相同」,眼見八十後和七十後深陷中年危機,現正上位的九十後世代其實也相當焦慮,加上龐大的工作壓力及經常熬夜等「玩命」生活習慣,很多人浮現「早熟早殘」徵狀;包括脫髮、腎虛、胃病、暴斃等等字眼,今年成為了內地九十後的熱門搜索關鍵詞。不久之前,九十後還在嘲笑上世代淪為「油膩中年」,惟轉眼間自己竟也「未老先衰」,開始拿起保溫杯飲枸杞茶,研究泡腳保健,尋找生髮秘方。
生活多磨,似乎已嚇怕了最新的九五後和00後世代,以致開始流行「佛系」心態。日本早自十多年前興起「草食男」和「乾物女」,但他們只是對戀愛不抱強烈慾望;相比之下,現今內地「佛系青年」不只對戀愛淡泊,更是對事業、理想、興趣也像出世高人般清心寡慾,「平常心」掛在口邊,一切事情都不積極追求,抱持可有可無態度。
趁後生宜勇猛賺錢投資
從好的角度看,這意味他們不會太過執着;但問題是,九五後和00後之輩不過十多二十歲,尚未見過滄海,便揚言看淡人生,令人懷疑只是消極逃避。畢竟淡泊和出世僅屬佛學其中一個面相,所謂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同樣重要還有勇猛和精進。
無論如何,人生實難,大道多歧,不論對於「油膩中年」、「早衰壯年」或「佛系青年」,財富都是人生一種重要保障和工具。包括佛學在內的大多數主流宗教,其實都不反對人們「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地賺取現世財富。
面對全球企業扁平化和精實化,以及隨之加劇的「中層危機」和「中年危機」,一條可行之路是趁後生「勇猛」地賺錢,同時「淡泊」地儲錢,然後用「智慧」投資,藉以創造被動收入,待人到中年起碼有一筆本錢和資產傍身,可用作創業或養家。而期間要保持「精進」,時刻自我增值、吸收新事物,切忌耽於comfort zone,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遂可望長保心境青春,人生百年有排玩。

2017年5月14日

WannaCry 勒索軟件預防懶人包

舊版本的Microsoft系統

應盡快安裝修正檔,如果你的更新紀錄如下,則表示修正檔已經安裝,並且受到保護
3月份發布的安全更新: Microsoft安全公告MS17-010
Windows XP/Vista/8 用戶:KB4012598 Windows 7 用戶:KB4012215 或 KB4015549 或 KB4019264 Windows 8.1 用戶:KB4012216 或 KB4015550 或 KB4019215 Windows 7/8.1 用戶已安裝上述更新,只要三個有其中一個安裝成功即可。
KB4019264下載鏈結: [Windows 7 64位元版]、[Windows 7 32位元版] KB4019215下載鏈結: [Windows 8.1 64位元版]、[Windows 8.1 32位元版]

2017年4月12日

零偏見決斷法

《零偏見決斷法》作者奇普‧希思(Chip Heath)和丹‧希思(Dan Heath) 指出,人們會做出後悔的決策,是因為太習慣專注於單一選項,陷入「要不 要」和「好不好」的二分法裡。兩人舉出了 3 個擴增選項的方法,讓你脫離 「悔不當初」的惡性循環。

 1. 考慮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經濟學裡的常用名詞,意思是為了某個選擇,必須放棄其他選 項可能帶來的價值。你做出每個決策,都可以找出連帶的機會成本,讓它 成為你的第二選擇。 例如,當你在思考是否該花 5 萬元為公司採購電腦 (單一選項)時,應該要同時考慮「不買,把 5 萬元投資其他項目」(第 二選項),說不定就會提醒你進一步思考,也許買新電腦只會用到基本作 業系統,而這些功能不需要花到 5 萬元就可擁有,從而改善採購決策。因此,在面對選擇時,只要問問自己:「做出這個決定後,必須放棄哪些東西?」「用一樣的時間和金錢,還能做哪些事情?」就可以輕鬆產生另一 個選項。 

2.如果這個選項消失,該怎麼辦:

這個方法稱為「選項消失測試」(Vanishing Options Test),透過假設不 能考慮現有選項,逼著自己想出其他辦法。丹‧希思舉例,有個主管正為 了該不該開除某個績效不彰的行政助理而苦惱,因為該員工除了負責會計和資料維護的工作,也必須接待公司的貴賓和求職者,但因為個性害羞內向,在與人互動上一直沒辦法做得很好。 在採用選項消失測試後,因為 沒有「開除與否」的選項,主管只得把注意力轉往「不能開除員工,但又 需要稱職的接待人員,該怎麼辦」,進一步刺激他想出了「請同事輪班擔任接待」的方法。

3.小心假選項: 

不少房屋仲介會帶客戶先看一間極爛的房子,再看另一間他真正想推銷的 房子,讓客戶以為自己有所選擇,但其實第一間房子是根本不會被考慮的 「假選項」。作者提醒,如果要享受多個選項的利益,一定要在決策前先 刪去完全不可行的方案,同時確保最終仍保有兩個以上、各具有不同意義 的選項,才能真正降低失敗率。
(本文取材自《零偏見決斷法》,大塊文化 出版。)

2017年2月23日

美國小型銀行股蓄勢追落後

2017年2月23日

美國小型銀行股蓄勢追落後

美股周二繼續上揚,主要指數再創新高,部分個股走勢尤其凌厲,上季獲股神畢非德大手增持的蘋果再度破頂,摩根士丹利分析員Katy Huberty唱好該股前景,認為投資者對iPhone在中國的銷情過分悲觀,估計9月推出的新一代iPhone可帶動公司收入顯著增長,把蘋果目標價由150美元調高至154美元,較周二收市價136.7美元有逾一成的上升空間。
與此同時,被股神近乎沽清的沃爾瑪,公布去年第四季淨利潤37.6億美元,雖然較去年同期的45.7億美元倒退近18%,但經調整後每股盈利1.3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28美元,加上網上銷售按季大增29%,刺激股價彈升3%。另一零售業龍頭家得寶受惠強勁的美國房地產市場,第四季淨利潤1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4.7億美元增長逾18%,每股盈利1.44美元;期內收入222.1億美元,同店銷售增長5.8%;整體表現均高於市場預期。家得寶同時公布15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消息帶動該股股價漲1.4%。
美股不斷創新高看似位高勢危,唱淡的言論自然不少;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師David Kostin就認為,美國股市已升抵轉折點,此輪升浪主要憧憬特朗普推出減稅及刺激經濟措施,市場估計將推動藍籌業績,股市因此急升約一成,惟投資者樂觀情緒已達至高峰,當他們明瞭減稅威力可能較預期遜色,就會回歸現實減持股票,觸發股市下滑。
本欄上周曾指出,環球股市在眾多不明朗因素下,繼續跨越眾多憂慮之牆(wall of worry),投資者應在強勢的美股中尋找合適的投資對象。那麼,美股投資亮點又是什麼?本欄去年在〈美國銀行股明年大翻身〉(詳見去年12月29日)一文曾看好美國金融股,理由是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強調降低企業稅務負擔及放寬對銀行的監管等;加上美國經濟好轉、利率上升等利好因素,將有利提高銀行業整體盈利。
美國聯博資產管理公司統計顯示,資產規模10億美元或以上的美國銀行股,去年第四季的平均總回報高達26%;資產規模少於10億美元的銀行股,總回報只有10%,明顯跑輸。惟兩者的表現差距,實際上未必由基本面的差異造成,更大的可能性是與技術因素有關。簡單而言,銀行ETF通常只會買入市值較大及流通量較高的銀行股,當有關板塊在去年第四季展開新升浪時,部分underweight銀行板塊的基金經理為追趕表現,很多時會直接買入相關ETF,結果令大型銀行股的股價遠遠拋離小型銀行。
目前估值最高的美國銀行股(資產規模介乎100億至500億美元的區域銀行),其股價相對有形資產比率(Price to Tangible Book Value)由2015年底的1.7倍升至2016年底的2.1倍;同期小型銀行(資產10億美元以下)的同類比率只由1.1倍升至1.2倍【圖】;兩者估值存在巨大差距,不排除未來有修正的可能。 
再者,由於小型銀行的估值相對便宜,可能吸引大型銀行提出收購。而個別買入大型銀行股的投資者在過去數月已獲利甚豐,未來或會追逐中小型銀行股尋求更高回報,令相關股份追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