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日

羅家聰論盡財金 我們的大鑊08

08年環球金融市場風雲變色,美國次按危機引發的海嘯席捲全球,即使新興國家如中國亦未能獨善其身,香港更有多間企業倒閉,大公司裁員。因為預言港股會跌至8,000至11,000點,而被封為「港版末日博士」的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師羅家聰,最後不幸言中,恒生指數在10月27日跌至10,676點低位,他亦因此而變得「街知巷聞」。《都市日報》在10月底邀得羅家聰撰寫專欄,逢周五見報。這次財經新聞回顧特別找他來拉雜談。

記:回顧過去一年,當初有沒有預計到,次按危機最終會引發成金融海嘯?
羅:我一直預期情況會很差,我想到會很「大鑊」,最終經濟情況與我預期差不多,但股市比我所想的跌得急了點,我所想最終的「底」,可能已出現了,現在的(指數)與我想的差不多,但跌得早了一點;息口就比我想像中落得快,但我已經是眾多評論之中,最保守的一個,我年初已說息口會變零,但無想到這樣快,08年未完就已「零」,我原本想可能是09年初。

記:但這次海嘯影響是否比預期深遠,如投資銀行因海嘯而消失?
羅:不要把事情想像得太過複雜。每一次經濟衰退,戰後的10次衰退有8次是由樓市造成。其實每一次衰退,像大蕭條,特性每次都是一樣,即衰退之前都會有一個過度擴張,過熱然後爆煲。槓桿或是借貸也好,誰借予誰,都沒有關係,總之是一些借貸,過度擴張,之後爆。你看16、17世紀開始的投機問題,甚麼藍海泡沫、鬱金香,都是這樣出來,所以今次亦是一樣。
投資銀行是甚麼?只不過是個槓桿罷了,一些超級大槓桿,無論是CDO(抵押債務證券)或是Hedge Fund(避險基金)都是同樣的東西,一些超級大槓桿,有不同名字,但基本都是槓桿,都是借了,返不到轉頭。其實,如果你今天賺一元,你就花一元,是不會有事的,亞洲的人賺一元,花不足一元;歐美的人,賺一元花超過一元。我們就其實是借以前的財富,他們是借未來的財富,借以前的財富或是借未來的財富其實都沒問題,但要是你是借以前的,你是有剩餘的,就不會爆煲,但要是你借未來,一旦周轉不來就會爆煲。所以周轉不靈是一個觸發,最終變負資產,每次大衰退都是這樣。

記:有評論說這次海嘯是製造了一個機會給中國?
羅:是,是有一個機會,但她把握不到。因為如果一些政策可以做得快一點的話,例如處理貧富懸殊差距,處理得快一點,剛好食正這一浪,就可以靠中國的內需拯救世界。其次是,如果人民幣早一點開放,政策完善得到的話,亦可以食正這個浪,可以取代,或起碼局部取代美元,但兩樣事都做不到。

記:人民幣現在開放,還可不可以追?反正現在美元勢弱。
羅:是兩件事,第一,我仍然是美元好友,我相信美元未升完,很少美元轉勢一年就玩完。美元升勢未完,還會繼續走強。第二,人民幣開放,日子當然最好選在人民幣升值的日子,但在貶值時亦可以開放。現時外幣的調整大跌應已經完結,與股市一樣,最「爽」的已過了,之後會反反覆覆,會試底,但跌的幅度不會太大。因為每次經濟周期逆轉,通常會出現恐慌,你看見股市、匯市、商品都是急跌的,但急跌一陣子之後,危機已過,信貸危機已過去,現在次按已沒有人談論,再下去是經濟問題,但經濟不會太令人意外,不會再突然股市會挫一半,再挫六成,而是「陰陰地」落,人民幣亦一樣,即使你讓它自由流動,亦不會大跌或狂跌,如果沒有狂跌壓力,沒有崩潰風險,你開放它是不會有問題。問題是,它現在其他的配套設施成不成,例如現在整條利率曲線是操控的,金融體系尚未成熟,現在開放是否有風險。總括而言是,匯率有條件開放,但其他未準備好,尚未可以。


記:我們談一談香港方面,我的感覺是,現時香港好像不再有能力自己找尋反彈動力,而只能不斷向中央攤大手板。
羅:是,是有點走錯方向,因以前香港即使是靠內地,機會是自己找回來的。以前的港英政府時代,很可能英國人有經驗,較擅長去發掘經濟機會,現在的文官好像做不到,找不到經濟動力。多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多時依靠內地,去揣摩如何從內地政策去得到一些好處。但問題是內地是一個落後於香港的地方,若不是向先進地方取物,而是向落後地方取物,就永遠不能提升自己的層次;用股票術語是追落後,不是去尋找一些優質股份,層次沒有提升,選股不會精明。
我期望的政府是可以做到,在創意方面去改良,去發展,像歐美的文化創作,這些軟件,是內地現時做不到的。除了軟件,硬件亦有空間再去做好一點。第二,要找尋增長動力,就要向龍頭地位的方面發展,這方面香港肯定是金融或相關行業。過往只靠窩論,靠發行新股,但債市發展不及新加坡。金融的大趨勢不是返內地取人民幣業務,去向即將破產的中東國家尋求投資,而是要環球化,跨時空化,預期愈來愈多交易可以跨時做;很多環球產品,如CDO、CDS都可以在香港零售化,為何國庫券這樣安全的產品不可以零售化?如果說,香港不能發債,未能設立債市,但國庫券這類產品,是否應可以零售化,人人可以買。那香港人的投資,就不會如現在這樣賭博化,投資市場也不會變成只是大戶對賭。政府在過去十年浪費了太多時間。如果抓緊去做,香港的經濟增長動力就會回來。

記:但港交所正在發展商品期貨交易,也在開拓不同市場。
羅:是,但眼光不夠遠,
因為他一出黃金期貨,黃金價就見頂;他一出石油期貨,石油就見頂;他一向中東尋求投資,中東就破產。很多事情都是等到「個勢見頂」,他才走出來做,好像散戶買股票般。但我所講的勢,他好像看不到,或是看到但不做,我覺得很多事情可以做,但現在的政府仍然是只喜歡聽自己想聽的話。

記:到最後,我們前瞻來年,你有沒有新說法?
羅:
沒有,依然是8,000至11,000點,我維持10月初講法。未來是會反覆,會尋底,但我相信股、匯、商品急跌已過,因石油已跌至30美元了,沒有可能亦沒有空間再急跌。但與去年不同,今年我較着重睇趨勢,睇趨勢即是睇基本經濟因素,只要經濟繼續差,勢就會尋底。每次經濟衰退,收縮約維持兩、三年,香港是在第二季開始收縮,所以股市應會在兩、三年內,或早半年開始升。但股市最底是哪一點不知道,我預期會在萬多點反覆上落,09年應欠缺方向,但可炒上落市,總之見低就買見高就沽。

後記
羅家聰是一個非常爽快的人,當初找他為《都市》寫專欄,只是一個電話,說了幾句,他就答應了。其後看到他的一篇訪問,原來他同一時間為免曝光太多,影響質素,宣布減產,結束了部分報章的專欄;但卻答應為《都市》寫,作為邀稿的編輯,都有點受寵若驚。做訪問時問起這件事,為何仍為《都市》寫?「我真的是已經寫少了,你們的專欄才不過300字罷了。(笑)」他答,「當然,(回復正經)你們報紙是真的好,因為我觀察到,像你們的報紙般,真正做新聞而沒有價值判斷的報紙並不多見;而且方便,可以在三個港鐵站的車程就可以看完。哈哈!」連說話亦很直接,一如他的文章,清脆利落,一矢中的,一針見血。

記:記者  羅:羅家聰
攝影:謝麗娟、美聯社、新華社、資料圖片撰文:本報財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