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must tell you, my friends, you who have waited faithfully for the punchline of this speech, that having consulted colleagues and in view of the circumstances in parliament I have concluded that person cannot be me,”
2016年7月8日
2016年2月25日
信報首席顧問曹志明(曹仁超)逝世
2016年1月27日
對沖國度:估全年走勢猶如傳道
要學習短期預測
2015年10月31日
40歲後才明白的道理:真的不用為工作拼命,這麼做不值得
有位小女孩狠心剪斷了留了很久的長髮,換來了一雙翅膀,因為她一心一意想到天堂當小天使,跳舞為大家帶來歡樂。當她剛踏上天堂路時,旁邊不斷有人告訴她:天堂路非常辛苦,妳這麼小,走不過去的,等妳長大一點再來。於是小女孩動搖了,想把翅膀換回美麗的長髮,就因為錯聽了別人的話,忘了自己想當天使的目的。這時上帝拿了一個大榔頭重重的敲了小女孩,天堂路很辛苦這是妳早就知道的,也只有走過天堂路,妳才會真正成為天使。小女孩醒了,也想起自己想當天使的初衷,要勇敢往天堂路走去,她知道,應該多聽成功者的方法,重要的是她心中有上帝,謝謝上帝!
2015年7月1日
內地炒股必贏心法豈可信
2015年3月9日
治膝頭痛
撰文:李韡玲
欄名:任瑩在此
2015年3月5日
赤足與羅曼諾夫姿勢跑
1、雙腳輪流轉換支撐;
- 盧兄曾親示要訣:
- 上身向前傾,以身體帶動雙腿;
- 雙腳不要伸直,腳尖要保持身體後方;
- 盡量以前腳掌落地
- 前赤足時,可更了解姿勢是否正確。因為一腳底痛,就知姿勢有誤。
2014年11月2日
嫁個跑步人 - 蔡東豪
一、用心做事。衡量品格,我喜歡一些老土標準:盡責、忠誠、紮實等。跑步是一件不容易開始,更加不容易持續下去的事,跑步人或擁有很多其他短處,但用心做事是可肯定的優點。肯用心跑步的人,如果願意把這夥心放在妳身上,可以是幸福的。
二、見識世界。近年跑步人熱衷參加海外長跑比賽,乘機聯群結隊旅遊,一班人有共同興趣,我是過來人。即使不離開香港,跑步人對地理認識,也比其他人豐富,像活地圖。跑步人的世界不是地鐵商場,而是青葱郊外。
三、人肉鬧鐘。起床是一個複雜問題,有些人甚至認為是哲學問題。多睡一會有甚麼好與不好?這時間起床我是自願嗎?應起不起,世界會亂嗎?我就是不理鬧鐘,因為鬧鐘可能是錯。但當鬧鐘是一個人,妳可以信賴這鬧鐘,起床變成一個生活情趣問題。
四、不再擔心錢。供樓定租樓,家用俾多少,結婚後很多難題跟錢有關。男人有數不完的興趣,全部牽涉錢。男人沉迷一件事,像失去理智,錢變成「身外物」,平日死慳死抵,一下子便花光。錢,很多時是兩口子爭執源頭。跑步人多數很慳,因為跑步裝備花錢不多。李澤楷坐船,你坐船,分別是二億元;李澤楷跑步,你跑步,分別頂多是二千元。
五、食好嘢。跑步人好煩,時刻在關心體重,重一兩磅即刻減肥。在跑步人身邊,可食埋他們一份。另外,跑步人注重健康飲食,餐單是書本中最健康食品,跟跑步人一起晉餐,身體也好一點。跑步人比賽過後,消耗大了,可放肆大擦一餐。跟跑步人,食好嘢,有好嘢食。
六、忠實支援。兩個人相處,面對多事世界,定有起跌。人生伴侶的定義是,可分擔憂慮,否則只是玩樂伴侶。跑步人的優點是懂得適時鼓勵,因為跑步也是多起跌,低潮時靠自己鼓勵,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跑步人跌低懂得起身,因為需要跑下去,不輕易放棄。有咬住不放的男人在身邊,是一種安心。
七、時間管理。跑步人多計數,因為跑步牽涉很多數字:5分和5分半速度,即是要跑多久?還有7K,這樣的狀態,應用甚麼速度跑下去?由上班到家務到玩樂,時間管理都非常重要,做得好或不好,關鍵是時間控制是否得宜。跑步人分寸感比平常人優勝,因為跑步不能亂分寸。
八、健康。金錢、榮耀、權力,這些都是過眼雲煙。兩個人相處,快樂泉源是兩個人懂得互相欣賞,並且經得起時間考驗。訪問人生伴侶,最感恩是兩個人健康生活。
2014年10月1日
Response to We the People Petition on the Protests in Hong Kong
標籤: White House
2014年7月22日
豐衣足食的鳥籠
不要問我為什麼五星級酒店大堂要養鳥,可能是跟風水有關。
奇怪的是,有一隻小鳥逃脫了,牠飛出籠外。
大籠看不見有缺口,牠為什麼能飛出籠外?
廣州白天鵝賓館,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五星級酒店,
中國一直有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
小鳥離奇地擺脫囚籠的困厄,有可能是鐵籠有一些鐵枝略彎了,
小鳥有意無意之間拈了出來。
但是,獲得了自由的小鳥,卻不渴望高飛,牠有點驚惶失措。
牠在外面,圍著鳥籠在轉,呼叫籠裡的同伴。
其他小鳥過來看望牠,啾啾細語。
籠外的鳥,跳來跳去,側著身上往鐵枝裡擠,想走回籠裡,
但是,牠一直找不回那個讓牠奇跡地逃脫的神奇窗口。
為什麼牠不展翅高飛?
牠從小就活在籠裡,籠子就是牠的世界,裡面有水有糧,
豐衣足食;有眾多同伴,可以一起嬉戲。
籠外的世界,牠曾經好好張望過,只見風大雨大,
甚為陌生,也害怕孤獨。
籠外的鳥兒,拼命要鑽回籠內。
籠內的其他小鳥,自顧自玩得開心,也懶得管牠了。
過客們很擔心小鳥的安危,告訴服務員有這樣的怪事。
服務員說:不要擔心,牠最後會找到洞口鑽回去的。
2014年5月2日
展博時事評論: 港人不怕解放軍?
展博時事評論: 港人不怕解放軍?
王光亞主任在北京見傳媒高層時放話,說中央堅決反對佔中,若特區政府「請求協助」,中央願意「提供幫助」。此話一出,引來 各方解讀,最直接的猜想,是中央會出動解放軍協助。有此解讀,皆因香港內政都由特區政府負責,在應付佔中時有什麼事要請求中央協助,自然是香港自己不能解 決的大事;在北京眼中,佔中破壞繁榮穩定,肯定是大事,中央可協助的,自是助特區政府平亂;而能夠協助平亂的,毫無疑問應是出動解放軍了。王光亞這番話其實非同小可,對佔中人士來說,等於出示了黃牌,如有後續,就莫怪要出紅牌驅逐離場了。大家也許還記得,九七後中央是否駐軍香港,中央內部也曾經 出現不同口徑的意見,最後要由鄧小平一錘定音,說體現主權,九七後一定要派解放軍駐港;這番言論,曾經引起社會強烈震動。但現在王光亞「暗示」可「提供」 解放軍協助特區政府,香港民情卻沒有任何反應,平靜得很,是否大家認為王光亞只是「靠嚇」,或港人已經跟人民子弟兵融洽共處,驚都未驚過?
標籤: 展博天下 -時事評論
2014年4月14日


這時,就在這時,一個誓言,在她的心頭轟然炸響:我一定要創造奇蹟,成為萬人矚目的富姐,成為舉世聞名的強人!讓這種恥辱永遠的埋藏地下!
從此以後,她開始利用一切機會來充實自 己。每一天, 她第一個來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她分秒必爭,將別人隨隨便便丟掉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和工作上。很快, 她就脫穎而出了。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她第一個做了業務代表。接著她又依靠超人的努力,成為這家跨國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她學歷並不高,只有自考專科文憑,在 中國的經理中被尊為“打工皇后”,後來,她又任微軟公司中國公司的總經理。她,就是商界女傑吳士宏!

你窮,是因為你沒有燕雀缺乏的鴻鵠之志! 你窮,是因為你無法戰勝自己內心的怯懦! 你窮,是因為你缺乏變不可能為可能的勇氣和巨大決心!
有了野心,你才能堅持不懈、不斷學習和改進,以最快的速度完善自己! 有了野心,你才會不畏一切艱難險阻。敢於創造出別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蹟! 不論你現在家境有多窮,地位有多低。都不要否定自己,都不要失去凌雲之志。
當你的父母生病沒錢醫治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當你被你的競爭對手打敗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當你心愛的另一半拋棄你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當你30歲40歲還沒有什麼成就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世界萬物要麼走向成長,要麼走向滅亡~~~~等待,就是浪費青春~~~~
2014年4月10日
這世上有種叫車路士精神!

作客1比3落後兩球,對手是強悍的巴黎聖日耳門;在史坦福橋僅僅踢了18分鐘,藍軍頭號球星夏薩特受傷離場,這令本已是主力雙防守中場缺陣的陣容更顯殘破。看起來,摩連奴歐冠盃「8進4」的百分之百記錄已岌岌可危。
即使在絕境中也要努力露出笑容
摩連奴說:即使在絕境中,你也要努力露出笑容。「明晚9點45分時,我們可能已經出局了,有這個可能,」摩帥在賽前一天的發佈會上說,「但在7點30分時,我們要保持微笑,並上場去拚命。」
車路士微笑著來拚命,巴黎人於是慌了。莫達從第3分鐘就開始拖時間,這展示出了主帥白蘭克內心的恐懼。整場比賽,聖日耳曼收縮的太靠後,太保守,他們最擅 長的進攻並未完全發揮出威力,而當被丹巴巴亞刺透身體時,再想拚命已經晚了。「那支決定防守的球隊受到了懲罰,」摩帥賽後說,「而那支付出了一切、有時候 甚至是在全身心拚命的隊伍,配得上晉級4強。」
受到老天眷顧的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一個!
「配得上」,這會衍生出不同的話題。看比賽過程中展示出的技術含量,車路士的2比0並不令人完全信服。藍軍運動戰進攻依然乏術,下半場後半段甚至很難組織 起有效進攻,只靠起高球找丹巴巴亞的頭頂碰運氣,最後的絕殺球,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而巴黎在下半場多次打出威脅反擊,卡雲尼的兩次絕佳機會只要把握一 個,就足以殺死比賽。
車路士運氣好嗎?是不錯。但是否就該說他們的晉級是僥倖?不!那才叫不公平。還是那句老話,最終受到老天眷顧的,一定是足夠努力的那一個!
第76分鐘,伊雲諾域出現抽筋跡象,但他掰了一下小腿,重新投入比賽,一分鐘後就是一次鏟球;第90分鐘,艾斯比利古達抽筋,但咬牙繼續堅持著,像撞大樹 一樣死扛住衝過來的卡雲尼。看看車路士人的跑動數據:伊雲10239米、卡希爾10181米、泰利9498米、艾斯比利古達9608米、大衛-路斯 10702米、威廉11214米……拼了,都拼了!
一個倒下去還會有另一個站出來
殘陣又如何?兩個主力防守中場馬迪和拉美利斯都上不了(一個無資格、一個禁賽),林柏特拼上老命,大衛-路斯全場瘋搶。進攻頭牌夏薩特下去了,但頂上來的 舒賀爾尼立刻爭氣的入球!都說車路士的中鋒不頂用,可丹巴巴亞用笨拙的姿勢,連掃帶掄把球送入網窩!這就是車路士,倒下去一個,還會有另一個站出來!
賽前,巴黎聖日耳門官網海報調侃:「上帝保佑女王,但保佑不了車路士」;賽後,巴黎主帥白蘭克心服口服:「下半場車路士比我們踢得好太多,他們得到了回 報。」這就是車路士,不被看好,但總能拼到最後,拼出尊嚴。舒賀爾尼說:「加盟之前,波歷克就告訴我,車路士永不放棄,今晚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進了歐冠盃四強,車路士依然不會被看好,平心而論,無論是已經晉級的皇馬,還是被看好的四強熱門拜仁與巴塞,在技術能力、球員整體實力上,都壓過藍軍一 籌,摩連奴的球隊踢誰都會是下風球。在足球場上,實力是終極王道,這是決定勝負的第一要素,不過,足球的魅力還在於,實力不是唯一的王道。
巴塞拜仁不是唯一王道
2012年,歐冠盃有個神話叫車路士。皇馬、拜仁、巴塞就是另外三強,而最終打動老天、一路走上最頂峰的,卻是那隻最不被看好的「醜小鴨」。在史坦福橋, 拿玻里遭遇反勝逆轉,卡雲尼、拿維斯如今換到巴黎仍沒逃開車路士奇蹟;在魯營,0比2落後、10打11,但藍軍的10條漢子最終昂著頭離開;在安聯主場, 拜仁第87分鐘一度開始了歡慶,但杜奧巴和他的一幫硬漢兄弟們,硬生生的對德國人喊了聲「停!」……一次,又一次,說是運氣,也似巧合,可不得不問的是: 絕境重生的,為什麼總是車路士?
談到歐冠盃下一步的前景,摩連奴道出兩個字:「精神」。「八強都這麼強,想想四強又會多強。等著我們的是一個強大的對手,但是誰無所謂,他們知道,我們是 一支有著特殊精神的隊伍,即使我們無法發揮出最大潛能,因為馬迪和沙拉赫都不能打,現在伊雲又禁賽了,但我們會享受這一切,就像這場比賽前我對球員們說的 那樣:去拼,去享受。」
實力也許不如你,但我會微笑著去拚命,光是這一點,就永遠不可低估。足球場上,決定成敗的不光是實力,還有精神,在這個奇蹟的夜晚,這種精神就叫車路士。
(李普利)
2014年3月26日
《KANO》──教練,我想打棒球! - Julian Kwan
故事講述從來未贏過比賽的嘉義農林棒球隊,由日籍教練近藤兵太郎接手後,開始地獄式訓練。主角兼投手吳明捷,經歷過青梅竹馬出嫁、隊員因家事離隊再 歸隊,克服各種困難挫折後,在日本甲子園大放異彩,得到「麒麟兒」的美名。昔日亦為棒球運動員,曾表明不再涉足棒球的近藤教練,外表雖為魔鬼教官,但在訓 練球隊途中亦尋回對棒球的熱誠,甚至為了專心執教而辭掉會計正職。嘉農隊員每天風雨不改繞著嘉義市區跑一圈,沿途冒著鄰校的嘲笑、農民指他們嘈吵的投訴, 一邊跑還高呼「甲子園!甲子園!」有人問他們為何覺得自己能到甲子園,他們甚至還天真地回答:「每天喊著的話,感覺甲子園就在附近了。」
所謂熱血、熱誠,其實就是看待事物的態度。嘉農隊球員熱愛打棒球,因此他們會拼命練習,吳明捷在夜晚獨自練習投球,但原來所有隊友都未睡,結果整隊 在漆黑的後院靠燭光練習。香港麻雀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中,劉德華對梁詠琪說的一句話:「牌品好,人品自然好」,在《KANO》裡也有呼應。近藤教練家 中寫著「球者魂也,球不正,魂不正也!」的書法,正是表達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看待、正直面對的道理。回到最初,近藤教練第一次看嘉農隊打球時,儘管他們以大 比數落敗,但並沒有垂頭喪氣,反而比勝隊更像勝出地放聲大笑,甚至還唱起民謠來。這是嘉農球員對棒球單純的享受,令近藤對這群小孩改觀,同時令他自己也放 下昔日對勝負的執著,重拾對棒球的熱愛。「謝謝你們帶我來甲子園」正是教練對嘉農隊最衷心的感謝。
電影中最發人深省的「木瓜理論」,講述濱田老師給吳明捷展示其種植成果。他解釋:「農民會將鐵釘插在木瓜樹旁邊,這樣木瓜就會以為自己處境危險,因 此拼命生長,所以木瓜才長得大。」這正是與人應該有的危機意識。我們不應安於現狀,以為自己生活得很好,否則在「釘」真正插進來時就會後悔莫及。打棒球也 是一樣,投重覆的球就會容易被打者擊中,因此被稱為「變化球的王道」的滑球投法,正是吳明捷吸收了「木瓜理論」後的必殺技。
電影尾段,棒球比賽中最熱血的「逆轉全壘打」並沒有出現。嘉農隊於未得一分的情況下輸掉決賽,儘管如此也獲得了全場掌聲。曾經對賽的北海道隊主將及 不屑嘉農隊的日本記者,也帶頭喊出「英雄戰場,天下嘉農」,表達對嘉農隊永不放棄的佩服。這就跟現時台灣反服貿抗爭一樣,兩者皆告訴我們,奇蹟是不會從天 而降,我們要把訴求勇武地投出,遇到危機來襲時要揮棒,這樣,青天白日,豔陽高照,球才能飛得高,飛得遠。
(圖片來源:KANO 預告片截圖)
2014年3月20日
落場要趁早 - 小積 球財若渴
前車路士及熱刺主帥保亞斯,剛被俄超球隊辛尼特委任為教練,雙方簽約兩年,此消息未致於震驚球壇,但也突如其來,皆因該名葡萄牙少帥不久前才指,今年之內不會再執教任何球隊。
但出爾反爾,並無不妥,反而非常正確。因為今年只不過三十六歲的他,在教練行業屬新仔一名,應該不理三七二十一,有工就要見,有約就要簽,盡快累積執教經驗,日後才可成就大業。
很多年輕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有錢只顧及時行樂,沒有及早學習投資理財,為日後生活鋪路。投資是易學難精的事,只有趁早實戰,累積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才能有所收成。有些退休人士,打足一世工,獲得一筆豐厚退休金,但退休後百無聊賴,臨老走入股海,結果輸了身家,喊都無謂。
保
亞斯的教練資歷並不深,2009年才展開教練生涯,第一支執教的是葡萄牙球隊科英布拉大學,上任不久就替球隊成功護級,並打入葡萄牙盃四強,翌季更得到班
霸波圖的垂青。結果他在波圖大放異采,帶領球隊成為聯賽、葡萄牙盃及歐霸盃軍三冠王,一時間名聲響徹歐洲球圈,成就與著名少帥摩連奴齊名,人人稱呼他為摩
連奴接班人。
失敗才寶貴
他的遭遇,與不少初買股票的人一樣,頭幾次獲利而回,就誤以為買股票毫無難度,變得心
雄,接下來多是處處碰壁,嘗盡虧損的滋味。一夜成名之後,保亞斯獲得英超勁旅車路士的邀請,如此吸引的聘約,當然無拒絕的理由。可惜來到英超後,才發覺英
超領隊不易做。在他帶領的四十場賽事,得勝率不及50%,又經常傳與林柏特、泰利等幾名老臣子不和,結果執教僅七個月,就被球會開除。之後輾轉來到熱刺,
雖經過一年蜜月期,但最後因為戰績不濟,以及與球員起衝突,再落得被辭退的下場。
沒有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是一帆風順,必須經歷過失敗,並從中
學習,才能打好投資根底,慢慢走向成功。最怕是輸了就退縮,從此不再涉足投資市場,向自己認輸。所以,保亞斯被熱刺炒魷後,決定接受辛尼特的聘請,重投教
練市場,繼續吸收經驗,是非常正確的做法,趁年輕不斷勇於嘗試及學習,說不定其日後的成就,真的高過摩連奴呢!
放大圖片
2014年3月17日
取得「大數據」商業價值的關鍵是人
上周文章談及Big Data「大數據」的產生。但事實上,嚴格來說,一般企業能用得上 「大數據」規模的分析不可能太多。因為Big
Data的其中一個特點是量(volume)大,最少是在數十 TB(Terabyte)到數 PB (Petabyte)之間。所以除非是像
Google 那樣要每月處理900多億次的網路搜尋、共600 PB(petabyte)的數據量,才算是Big Data。
無論如何,
在這資料爆炸時代,企業要制定競爭優勢,少不免要用上「數據分析」。企業進行的「數據分析」,包括了Data Warehouse(數據倉儲)與Data
Mining(數據探勘)。Data Warehouse儲存企業與所有客戶往來的交易數據,成為企業行銷與決策的參考工具,至於Data
Mining就是從龐雜的數據中篩選出有用資訊,並善用各項資訊科技工具加以分析與解讀。
數據科學家人才難覓
但是數據探勘的工作是否一定能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商業附加價值(added value)?美國當下知名的統計與預測鬼才席爾瓦(Nate Silver)否定了。
席爾瓦指出,就算真的擁有「大數據」Big data的行業,其中的專家與決策者雖然掌握海量數據,但因為未能分辨出那些是無意義的雜訊,及那些才是關鍵的訊號(signal),往往誤把雜訊(noise)當訊號,所以仍不斷做出失敗的判斷。
故
此,在「數據分析」中,無論統計模型、數學分析、電腦應用程式等決策功能有多麼強大,仍無法取代人的理解能力。事實上,決策模型(decision
model)只能提供的數據,是屬於企業無法影響(cannot influence),所以「數據分析」提供了預測(prediction)。
企業要把預測數據轉化成附加價值,必須由人作出企業可以影響的決定,去產生理想效果。
既
然企業在「大數據」的附加價值的關鍵仍是人,那麼進行「數據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是那一類人才呢?直覺告訴大家,這類人才最低限度要擁有統計及程式的能力。
要找到這類人才不難,他們的專業名稱是「數據科學家」(data scientist) ,他們的專業訓練是能做好Data
Warehouse(數據倉儲)與Data Mining(數據探勘)的工作。
可是要能從數據分析後分辨出適合訊號及決定出企業可以影響的行動,就不是統計及程式專家的能力。這人必須熟悉該企業領域的知識(Domain Knowledge) 。
所以真正能把適合的數據訊號提升競爭優勢的人才是應兼備三種能力範疇:統計、程式、及該企業領域的知識(Domain Knowledge)。
可是企業要找到一個熟悉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的Data Scientist是不容易。如何解決這人才難覓的問題?
Nate
Silver反對人才培養方面太早便專門化,他認為要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最重要,如Microsoft的研究員一樣,每天四處聽演講、參加研討會。要從數據取得商業價值,先要對領域有認知及熱情。反而數據
分析的其他技術可以遲一步才學。
另一方面,在哥倫比亞大學開辦 Data Sciences 課程的 Rachel
Schutt建議企業,應以一群分別是擅長統計(Statistics)、數學(Mathematics)、資訊工程(Computer
Science)、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溝通(Communication)、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等的專家團隊來跟Business
user(包括內部高層、客戶及市場大眾)作溝通。
參考:Rachel Schutt, Cathy O'Neil, "Doing Data Science: Straight Talk from the Frontline". Kindle edition. 2013
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Strategy/The_benefits_and_limits_of_decision_models
http://blogs.hbr.org/2013/09/nate-silver-on-finding-a-mentor-teaching-yourself-statistics-and-not-settling-in-your-career/
作者為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