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

120928信報社評: QE3控制預期 信者自會得救

2012年9月28日

社評
QE3控制預期 信者自會得救

港股昨天期指期權結算,早段追隨外圍上日跌勢低開,恒指最低見二○四八七點,與上日低位二○四八五點形成雙底後即反覆回穩,下午受內地股市大幅造好飆升,恒指最高見二○八五○點,升幅逾三百點,最後報收二○七六二點,上升二百三十四點,回升至二○六○○點水平和十天平均線之上。

自歐洲央行宣布無限買債和聯儲局推出無限期和無限量購買MBS的QE3後,港股即追隨外圍歐美股市裂口上升,但升近二○九○○點水平已見乏力,成交動力減弱,說明QE3並未如過去兩次量寬措施一樣發揮巨大威力,刺激資產價格上升。「回春藥」式的亢奮過後,金融市場只能維持膠着狀態,不升不跌、不生不死、沒完沒了。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QE1、QE2和QE3推出後期望和實際發揮的效應,也不盡相同。QE1推出的目的旨在挽救雷曼倒閉後瀕臨崩潰的歐美金融系統,因為金融衍生工具締造的金融資產泡沫爆破釀成的信心危機,禍連實體經濟,不得不大量輸入流動性,穩定金融系統。

金融海嘯後,實體經濟元氣大傷,樓市崩潰,投資萎縮,百業蕭條。QE2的推出,旨在製造和長期維持低息環境,企圖驅使銀行增加商業信貸,刺激經濟復蘇,結果卻形成通脹預期,引發資金追逐資產價格,但因此而形成的財富效應,只有利金融資本和持有資產最富有的階層,對社會整體消費和實體經濟刺激有限,所以美國經濟增長緩慢,實質失業率仍然高企不下。

貝南奇在萬眾期待下再度推出QE3,還要是無限期和無限量的QE3,明顯是要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因此理論上根本不存在QE4的可能性。如果QE3只是舊瓶新酒,純屬QE2的翻版,在市場預期之內,肯定不會有顯著效用。倘若大家以為QE3等於無限印鈔,勢必導致超級通脹,也捉錯用神,因為倘如是,資產價格和資源價格定必一如以往,大幅飆升,然而目下的實情卻非如此。

熟悉貨幣主義理論和對三十年代大蕭條有詳盡研究的貝南奇不是省油的燈,其實亦深知量寬措施只能解決短暫性的融資問題,卻不能改變長遠經濟和生產力的回報,最終亦不可能改變資產價格。如果短期利息達致零息階段,銀行存款在央行的機會成本亦等於零,除非市場出現需求或投資環境改善,否則只會形成流動性陷阱,也不肯輕率放貸,結果M1規模擴大不等於自動增加M2規模,實際經濟依然受惠有限。

要實體經濟受惠,必須配合政府增加開支的財政政策,才可實際增加就業。但面對「財政懸崖」的困境,美國一定要在政治上有所突破,才可以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配合貨幣量寬措施,刺激經濟,創造就業。

QE3真正的目的,其實旨在控制預期,以通脹創造名義GDP增長,只要市場愈早相信QE3有效,QE3便可真正發揮效用。

但弔詭的是,倘若人人相信QE3,量寬措施真正發揮效用,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增加,帶動企業投資,改善實體經濟,通脹真的重臨,低息環境亦會提早終結,到頭來進取的投資者便會受到損害。

正是這種兩難局面,解釋了股市和投資市場何以踟躕不前,升不了也跌不下,因為大升只有利人家高位沽貨套現,造淡又會遭受無限量寬挾倉。面對前所未見的奇局,投資者若要「焗賭」,只能炒股不炒市,並且應該速戰速決,有利獲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