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aresearch.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html
本研究部分析員於年中發表文章中,認為“美國的擁有 AAA 最高信貸評級是絕不會動搖的。”以及後來影響本基金未能避免近月市場大幅調整之下既重大損失, 僅此致歉。有關分析員已經主動請辭,本研究部“環球金融市場季度評論”同時暫停,直至另行通知。
因主權股東再度易手,本研究所網誌正名為“3A Research 展博研究部”以配合重組行動事宜。
2011年9月16日
展博天下 之 道歉啟事及重組行動
標籤: 3A Research
2011年8月6日
曹仁超:七類不能賺錢的人
以下七類人一定賺不到錢:
一、崇拜偶像型。例如視大行報告如聖旨或視某某知名人士如神明,一味盲從而不自己思考;
二、過分保護自己型,遇上少少挫折便置身事外。這類人最熱中于行使止蝕,不肯同投資項目共渡時艱。有一天該股飛升後又後悔莫及,忘記止蝕只是用作糾正自己錯誤決定而非護身符;
三、大學內的高材生。他們因在學系內有成就而自視過高,忘記投資只需通識、不需專業。他們往往將普通問題複雜化,加上不願和別人溝通而鑽牛角尖;
四、藝術家脾氣型。往往自視過高而失敗;
五、會計師型一味計死數而忽略大趨勢。會計師十分喜歡找出公司的缺點而不懂欣賞公司的優點;
六、走精面型。例如憑關系上位、利用別人的工作去邀功,一旦面對真正考驗便倒下來。投資時亦一樣只憑關系而非分析去決定買賣,一旦消息不正確便損失慘重;
七、冷淡悲觀型。無論什麼事表現皆十分冷淡,看事物必從悲觀角度。他們不投入又怎能成功?
看完上述分析,你是否其中一種?
沒有內需猶如無根的花
一個產業發展初期可以只依賴出口,如果不能同時發展內需市場,就有如無根的花朵,只會開花不能結果!因為匯率波動、貿易限制,隨時可扼殺一個產業。典型例子是香港1950年至1980年所建立的制造業,因沒有內需市場,一旦失去廉價優勢(廉價勞動力及廉價土地),香港制造業便一如無根的花,只會開花不能結果。
中國過去30年亦是依賴出口,令制造業欣欣向榮,如果無法發展出一個內需市場,命運將一如1980年後的香港制造業,一旦失去廉價優勢便有如無根的花朵就會謝。換言之,選股大方向是挑選那些能轉型成功、同時內外兼備的企業,而非那些過分依賴出口市場的企業。
每次危機發生時必令不少企業倒下,但同時孕育新一代企業成長,一切憑你如何選股決定。炒股唔炒市今天人人會說,你做到嗎?
2011年6月19日
展博天下 之 市場評論 (基金篇)
2011年5月26日
展博天下 之 市場評論 (基金篇)
標籤: 3A Research
2011年5月3日
展博天下 之 調低評級
標籤: 3A Research
2011年3月29日
展博天下 之 環球金融市場季度評論(春)(下)
儘管美國聯儲成員之間內部分歧會加深,本研究部相信伯南克為首的聯儲會按原計劃,繼續量化寬鬆,在 QE2於6月底結束後,QE3上馬的機會頗高(當然資產購買數量可能少於QE2)。
標籤: 3A Research
展博天下 之 環球金融市場季度評論(春)(上)
展博天下 之 環球金融市場季度評論(春)(上)
日本關東大地震引發的核危機深化,拖累環球股市上星期大跌,但本研究部普遍認為,日本的天災不會拖垮全球經濟,短期的市況表現或許差,不代表經濟會走下坡。目前政府忙於將核風險降至最低,財產上的損失仍未有共識,然而市場已預測第二季經濟會出現嚴重倒退。
中東石油多數依靠國際石油財團勘探、生產,石油的長期供應穩定問題不比短期生產中斷小,對經濟的影響大許多。
油價上漲,對消費者等同於加稅,他們的(汽油之外)購買力下降,拉低消費、拖累增長。以美國為例,油價每上升10美元(年均),消費者購買力下降1500億美元,加上乘數效應,GDP增長減少0.4-0.5個百分點。如果油價升上140美元╱桶,美國的增長將回落到2%,而非原先估計的3.5%。
綜合來說,油價上漲對經濟的最大影響,在於需求震盪(demand and shock),影響消費和增長。不過如今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度,已大不如前,即使近日來的 “反核熱” , 由於結構性依賴核能的國家不能有大作為,因此再現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或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時那種滯脹的可能性不大。當然石油價格仍然看升, 不過假設石油價格高企,美歐增長減少三分之一的機會頗大,經濟再現GDP負增長則較少。當然,如果油價升到190美元,另當別論。
標籤: 3A Research
2011年3月15日
救世軍展開日本地震救援
籲捐款幫助災民
請支持救世軍幫助日本地震災民,捐款途徑包括:
1. 七十一便利店
2. 指定戶口
匯豐銀行: 001-032366-002
東亞銀行: 015-515-40-400333-1
中國銀行: 012-878-1-044486-6
恆生銀行: 024-385-094180-001
3. 支票
捐款者亦可郵寄支票到「九龍油麻地永星里11號救世軍港澳軍區總部」,支票抬頭請註「救世軍」,背書「日本地震」。
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捐款熱線(852) 2783-2333或瀏覽該會網頁:www.salvation.org.hk。
展博天下 之 金融核爆
匯豐:受訪基金經理 無一看好債券及現金
【13:42】2011年03月15日 | |
【on.cc專訊】就匯豐最新的季度基金經理調查報告,匯豐亞太區個人理財業務及財富管理業務區域主管李錦榮表示,在眾多投資工具中,所有受訪者均表示看好股票,並無受訪者看好債券及現金。 但基金經理對亞洲債券首季表現轉趨正面,近日中東局勢及日本情況不明朗,削弱對首季市況的樂觀看法,但對環球經濟的長遠復甦仍維持正面。 |
2011年3月10日
展博天下 大市短評
《展博前瞻》沙特「憤怒日」為港股添隱憂,恒指233見支持
沙特阿拉伯群眾明日(11日)將發動名為「憤怒日」的大規模示威,為油價以至港股走勢帶來不明朗因素。預料港股明日恒指233見支持。
標籤: 3A Research
2011年3月9日
展博天下 大市短評
標籤: 3A Research
2011年3月8日
2011年3月2日
【財爺回水】表列「六千元」可投資藍籌股或受惠消費股選擇
【財爺回水】表列「六千元」可投資藍籌股或受惠消費股選擇
《經濟通通訊社2日專訊》表列「六千元」可投資藍籌股或受惠消費股選擇:
藍籌股 一手投資額╱元 ∥ 可受惠股 一手投資額╱元
------------------------------------------
工商銀行(01398) 5990 ∥ 堡獅龍 (00592) 1800
中國銀行(03988) 4080 ∥ 卓悅 (00653) 2600
思捷 (00330) 3870 ∥ 先施 (00244) 750
富士康 (02038) 5440 ∥
------------------------------------------
資料截至今午收市價
(kk)
2011年3月1日
HKEx Trading Hours Extension
Current | Effective 7/3/2011 | |
Securities / Stock Futures / Stock Options Market | ||
Morning Auction Session | 09:30- 10:00 | 09:00-09:30 |
Morning Session | 10:00-12:30 | 09:30-12:00 |
Afternoon Session | 02:30-4:00 | 01:30-04:00 |
Index Futures / Options Market | ||
Morning Auction Session | 09:15 – 09:45 | 08:45 – 09:15 |
Morning Session | 09:45-12:30 | 09:15-12:00 |
Afternoon Auction Session | 02:00- 02:30 | 01:00 – 01:30 |
Afternoon Session | 02:30-4:15 | 01:30-04:15 |
2011年2月15日
展博天下 之 價值投資法 No way!
巴郡去年底盡沽美銀 蝕大本收場
【23:30】2011年02月15日
股神巴菲特旗艦巴郡出售所持有的美國銀行股權,結束持有該股3年半的歷史。美國證交會的資料顯示,巴郡在去年底已沒有持美銀股份,去年9月底,巴郡仍持有500萬股美銀股份。
巴郡是在2007年第2季入股美銀,當時購入870萬股。美銀在2007年6月底的股價為48美元,今日早段的股價曾報14.83美元,顯示巴菲特在美銀的投資損失慘重。
標籤: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2011年2月8日
展博天下 之 研究部對研究部
各位好! 首先澄清研究部運作上既問題: 一些讀者電郵來問股票號碼, 為何沒有股票推介等等… 本研究部係由香港期貨對沖基金衍生出來既網綕,主要分析當今世界性金融市場同經濟情況. 本研究部既基金約章同人手有限關係, 本對沖基金以80% 期貨持倉 同 20% ETF 持倉為主. 文章發佈時間會有延遲,也會轉載坊間文章以及義務性質等等,所以管理層決定; 除特殊情況下,否則不會分析個別股票。
坊間某份報紙上年自組成立研究部, 剛好令人有比較本研究部既感覺, 但是本研究所認為一些有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測市既獨門指標, 如果公開既話便會失效,所以本研究所主要提供預測結果,不會有過程。
本研究部推薦各位睇這份報紙既研究部資訊,佢對於個別股票板塊有深入既分析, 在本研究部理解他們概念是由上而下, 確定趨勢、 順勢而行, 那麼和本研究所既理念相近 3A Research Adam (Theory) And Alex. 「順勢而行」願 «趨勢» 與我們同在。
當然,可能由於這個或一系列既系統是要出售既時候, 就會“唔衰得” ,指標有解釋既 “兩手準備”。
例如: “強勢股弱勢股指數”顯示為沽出訊號,而“3天線升穿18天線股份比例與恒指”則顯示為見底支持既買入訊號,詳情可以參考昨日報紙,報紙朋友可以根據市況有變來用番“強勢股弱勢股指數”來證明下跌趨勢達到自圓其說目的。
![]() |
3天線升穿18天線股份比例與恒指 |
![]() |
強勢股弱勢股指數 |
最後, 他們利用“紅燈”同“綠燈”既方法來保護佢地既“獨門指標”,很多時 發出訊號時就向相反方向反彈或下跌,所以萬事小心。
標籤: 3A Research
2011年2月7日
兔年願大家生活在天堂
2月6日,周日。去年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資金淨流入共921億美元、債券基金資金淨流入531億美元;反之,已發展國家股票基金資金淨流出624億美元(其中美國佔364億美元)。上述是新興市場貨幣在去年大幅升值的理由,亦是歐洲出現主權債券危機的部分理由。
去年12月起,資金反由新興市場回流至發達國家,高盛估計,由去年12月起,未來十二個月內標普500指數可上升16%,即今年OECD股市表現應較新興市場出色,因資金回流。食物價格上升及高失業率問題令不少國家陷入混亂,例如希臘、法國、英國、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及埃及,並不斷向其他地區擴散。令投資者由去年的進取轉向保守。
QE及QE2至今為金融市場創造了8萬億美元紙上富貴。道指已升穿12000點(但MACD正轉弱),2011年新興市場表現卻令人失望。2007年10月,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調查結果有62%睇好,之後美股隨即大跌;2009年3月,卻出現十七年內最多人睇淡,美股卻大升;今年1月,有52.3%睇好、23.4%睇淡,重返去年4月的水平,後市又如何?有誰能預知未來?答案係冇。踏入兔年,我們可以做的事就係追隨「趨勢」,即根據過去經驗去評估事件下一步發展。至於何時發生?何時結束?木宰羊。
根據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資料,2010年美國二手樓成交再減4.8%,至491萬間,為1997年以來最少,甚至衰過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那年;展望2011年更差,去年12月未售出住宅單位相等於8.1個月供應量(去年11月有9.5個月供應量)。目前美國30年期樓按息率4.74厘、15年期為4.05厘,看來2013年前,美國樓市復蘇已屬很樂觀的估計。今年,美國房屋斷供數字估計較去年上升20%(2010年斷供數字287萬間,較2009年上升2%,去年銀行已接管超過100萬間房屋,較2009年增加14%;2006年至今,銀行只接管300萬間,仍有500萬間斷供樓未被接管)。2011年是美股上升帶動美國房價上升,還是美國房價下跌拖垮美股?相信到今年下半年會漸漸清晰。
去年美國房價回落,令美國人財富蒸發了1.05萬億美元(2010年12月美國房價較2006年高峰期跌了23.2%)。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首次置業有8000美元稅務優惠、換樓者有6500美元稅務優惠,上述計劃在去年4月30日結束,而去年樓價仍能上升的少數城市只有波士頓及聖地牙哥等。大摩樓市策略師Oliver Chang估計,2012年美國樓價應較2006年高峰期低36%才見底,估計2011年美國樓價再跌6%至11%;換言之,目前美國樓仍未到達具投資價值的水平。香港上次樓價調整期由1997年第三季開始,到2003年第二季才結束,前後合共六年。
量度樓價是否合理最有效的工具是房價與租金比率,例如市值200萬元物業,每年收租16萬元,比率是12.5。當樓價升至500萬元、年收租25萬元,比率是20倍。1990年前香港樓價與租金比率徘徊在10到20倍之間,1990年後香港進入負利率時代,比率維持在20至35倍;1997年見35倍後,樓價便回落;最近,該比率再次接近34倍。
推動樓價上升的兩股力量,一為租金,二為利率。上世紀50年代香港住宅租金十分昂貴,500方呎單位月租要200元,相等於每月呎租0.4元;1981年500方呎住宅單位月租1萬元,相等於每呎月租20元。在這段日子租金上升40倍、樓價則升30倍,主要原因租金上升推高樓價上升,隨後利率狂升,引發1981至82年樓價急瀉40%,結束了這段由租金推動樓價上升的日子。1984年起香港進入由利率回落推高樓價時代。美國10年期債券息率由1981年15.5厘,降至2008年2.4厘(香港供樓利率則由1981年24厘,降至目前不足2.4厘),利率跌了90%,把香港樓價推高至目前約9000元一方呎,較1981年高峰期上升8倍。兩大因素加起來,令香港樓價在過去六十年上升了超過100倍!
最近一次香港所面對的通脹,與1970至1997年那次不同,那次是工資升、租金升、原材料價上升所推動。1997年後香港工資停滯不前,租金出現V形走勢(即先跌後升);2001年起,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令原材料漲價只推動新興國家CPI上升,理由是生產工序早已從OECD轉移到新興市場,令OECD地區工資無法再升,只有那些無法轉移的行業(例如金融業)之薪金在過去十多年仍能保持上升。展望未來,香港金融業亦開始受內地威脅;這次香港所面對的通脹是「輸入式通脹」,跟1970年那次大大不同。
過去中國政府把賺回來的外滙用作購買美債,美債多咗呢位大買家,價格自然上升(導致美元利率長期回落)。但這個遊戲已到了告別篇,因中國出口增長率在放緩及中國將部分外滙分散投資(包括購買位處外國的資源)。
2011年仍可看好行業:1. 出售奢侈品而非出售大眾消費品的行業,因為新興工業國的中產階層正在迅速擴張,他們需要奢侈品去突出自己;2. 健康產品及醫療產品,因「十二.五」規劃支持上述行業發展,而且戰後出生嬰兒自2011年起踏入六十五歲的退休年齡;3. 買入收租股,因租金仍看升;4. 買入那些能節省勞工成本之股份,因內地工資進入大幅上升期;5. 煤炭股,因油價已升穿100美元。
2011年睇淡行業/資產:1. 建材股,相信內地樓價今年內見頂;2. 除自住物業外,不再投資第二間物業;3. 出售大眾消費產品股;4. 出售中小型銀行股,投資歐美大型銀行股;5. 出售垃圾債券、美國州政府或市政府債券,集中投資國庫券;6. 選擇性出售原材料股(例如那些硬原材料股、只投資農產品股);7. 出售普通科技股。
中國過去三大領導人曾訪美,可反映出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的變化。第一次是1979年鄧小平訪美,獲卡達總統給予中國最惠國地位(MFN);第二次是大舊江1997年訪美,目的是解開1989年六四事件後的經濟制裁;今年小胡訪美卻是大灑金錢,向美國購買450億美元產品……。三十年前中國「乞求」美國給予最惠國地位,今天已成為美國債券的第二大持有國,由此可見變化之大,亦證明改革開放政策是走對了路。過去兩國關係良好因美國人需要消費品、中國人努力生產,2007年金融海嘯後,美國認為中國應將人民幣大幅升值,刺激入口大幅增加及減少出口,但中國不同意;中國政府認為,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應大量購買債券而令長期利率回落,導致資金向全球流竄,令新興市場CPI持續上升,人民幣只是追隨美元滙價升降而已。中美關係進入同床異夢期。
在經濟學上,並沒有「短缺」呢回事。今天香港只有18%土地發展成為市區,即大部分土地仍未開發,這便是本港樓價如此昂貴之背後理由(此亦是1997年7月白眉董一句八萬五,便可將樓價推低65%之理由,因人人明白政府有此能力),但高樓價政策是香港政府用作支持低稅率的代價,香港政府的稅收來源約一半來自與物業有關項目,加上本港超過110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約全港總人口40%居住),樓價一旦回落,經濟便會立即出現衰退(例如1997年下半年至2003年上半年的情況)。過去「八萬五」的教訓,令特區政府再不願做出會引發樓價大跌的「揹鑊」決定。不過,世上沒有一項東西是只漲不跌的,香港樓價上升期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大量難民來港開始,引發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樓價上升;另一潮由1969年開始到1997年結束,主要受戰後嬰兒潮推動(戰後出生一代不但人口數目大增,而且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收入上升,爆發買樓潮)。香港樓價自1997年下半年進入回落期,情況如1990年後的日本及2006年後的美國。然而,香港另有「新一代」接力,便是1980年後來自內地移民的子女日漸長大,並進入適合結婚年齡,引發2003年起本港樓價另一上升潮。
低增長、衰退出現的次數增加是公元2000年後的世界經濟大趨勢,理由是IT革命帶來的20年繁榮期到2000年結束;反之,資源產品價格因供應短缺由2000年開始上升。1967至1980年的環球資源爭奪戰,最後以美元利率升至22厘結束。這次又如何?2000年至今,美股只有波幅沒有升幅,但黃金及資源價格卻大幅上升。在1970年代,美國政府仍努力去阻止金價及資源價格上升而將利率不斷提高,反之,過去10年美國政府卻不斷減息去維持經濟繁榮。最近金價由去年12月7日1430美元回落,到底是另一次調整、還是大方向的改變?至今仍不清楚。去年至今,食物價狂升已令不少貧窮國家出現政局不穩。
黃金牛市一期由2001年911事件後,聯儲局將利率降至CPI升幅之下開始,到2008年因美股大跌而結束,金價由252美元上升至1000美元,升幅接近4倍;黃金牛市第二期由雷曼事件引發,資金為避險而流向黃金及資源市場,金價由700美元起步到去年12月7日1430美元結束,升幅約一倍。黃金會否出現牛市三期(即類似1979年底。因伊朗皇朝倒下,金價在三個月內上升一倍)?埃及危機最終如何結局?對油價及金價影響十分大。
2010年升幅最大的商品是農產品,例如玉米升幅超過90%、棉花升75%、糖及小麥升47%、大豆升34%。除了美元貶值因素外,天氣是去年農產品價格急漲的最大因素。俄羅斯、黑海及澳洲等地區去年十分乾旱,今年澳洲又出現水災,歐洲、北美洲、阿根廷及中國去年的天氣亦欠佳。部分大量生產農產品的國家因擔心糧食價格上漲引致社會不安,已宣布停止農產品出口,是令全球糧食價上升的背後理由。新興市場CPI構成部分中食物佔很大比重,其次是工資及租金,上述項目在去年新興市場的升幅都很大,當地CPI升幅擴大引致利率上升,令2011年起新興市場股市回落,例如印度、印尼及菲律賓等,孟加拉更回落27%。
澳洲水災令當地煤產量受到嚴重影響,澳洲煤礦股在1月份的兩周內上升42%,因澳洲產煤佔全球產量三分一。今年中國需要入口煤2.1億噸,較去年1.66億噸,增加26.5%。自2009年起,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煤入口國(2010年較2009年升35%)。印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入口煤估計約1.04億噸,亦較對上年度大幅上升。我老曹估計,2011年煤價升幅應跑贏石油,其次是天然氣自2010年12月亦開始止跌回升。
天堂在哪裏?有英國警察、法國廚師、德國機械師、意大利情人及瑞士銀行的地方。地獄在哪裏?有德國警察、英國廚師、法國機械師、瑞士情人及意大利銀行的地方。香港為何叫做天堂?因香港警察接受英式訓練、香港廚師向法國學習、香港機械技術不少來自德國,我們亦學做意大利情人,以及擁有瑞士一樣效率的銀行。但願兔年大家生活在天堂。